设为首页 |收藏本站
搜索
查看: 1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[聊天交友] 老人刷视频赚钱刷1250条才赚1元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0

好友

7494

积分

金元宝
0
金钱
2880
在线时间
453 小时

IP属地:北京市

124.205.4.7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北京市 2025-10-18 09:5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登陆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论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新账号

x
#老人刷视频赚钱刷1250条才赚1元##警惕赚钱APP围猎老人#】近日,一些打着“走路赚钱”“听小说赚钱”“看视频赚钱”噱头的APP不断冒头。它们瞄准老年群体时间充裕、对智能设备操作不熟悉的特点,以“小额现金奖励”为诱饵,通过误导点击、自动续费等方式,将用户引入消费陷阱。一边是老年人每天花费数小时刷1250条视频才赚1元的执着,一边是平台通过隐蔽套路动辄扣款数百元的“收割”。这场不对等的博弈背后,是流量经济对老年群体的精准围猎。

平台精准抓住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、追求“劳动回报”的心理需求,如某APP极速版推出邀请1人最高得36元的奖励,借助熟人社交链实现低成本拉新,而用户观看广告产生的流量,又能转化为平台向广告主收取的真金白银,形成“用户让渡时间、广告主买单、平台盈利”的三角模式。老年人的闲暇时光,成了平台眼中可变现的“流量原材料”。

值得警惕的是,合规激励与欺诈陷阱形成灰色产业链。福建林女士的母亲被某赚钱宝APP弹窗诱导,稀里糊涂支付近1800元网课费;湖南一位老人误点“走路赚开怀”APP广告,开通35元/月的全年流量包。这类案例中,平台往往用“立即领取”“免费体验”的字样模糊“领取”与“订购”的界限,将“自动续费”设为默认选项。更隐蔽的是APP“卸责”套路,在用户协议中免除广告审核责任,将受骗损失转嫁给消费者,而分散的收款方与异地管辖约定,让老人维权需跨越多重障碍,不少人因投诉无门放弃追索。

这场围猎的得逞,暴露了老年数字保护的多重短板。平台算法缺乏老年防沉迷设计,却能精准推送高诱惑内容;免密支付的便捷性被滥用,却鲜有机构专门教授关闭方法。更深层的是,孤独感让老人更易在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和代替性满足,“刷金币赚钱”给了他们“有事可做”的错觉,甚至让他们产生“能为家庭减负”的价值感,这种心理需求被平台精准捕捉,形成“越孤独越沉迷,越沉迷越易受骗”的恶性循环。

破解这一困局,监管部门应加快建立涉老消费重点监管清单,对多次被投诉的“赚钱”APP实施下架惩戒,严查“一键扣款”“协议甩锅”等违规操作。当平台真正践行“科技向善”,监管织密保护网络,子女给予更多陪伴,老年群体才能在数字世界中既能获得乐趣,又免受侵害,这远比那每月几十元的“金币收益”更有价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新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